本帖最后由 三国浴乐园 于 2025-4-28 20:50 编辑
“江南有二乔,湖北甄宓俏”这是后来人对于甄宓的评价。
她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曾经是袁绍的儿媳妇,可是,后来她又成了曹丕的原配夫人。
可以说,甄宓的存在是曹操的家族“好人妻”的最好的例证之一。和曹操家族的许多原配一样,甄宓也没能有好下场。
有能力的甄宓
不得不说,在古代,甄宓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女子。甄宓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
那个时候,天下大乱,很多人都试图用家里的储积来换取粮食,甄宓的长辈被那些财宝迷了眼,于是决定用家里的粮食换取古董。
甄宓表示,现在粮食是稀有物资,比金银财宝要贵重得多。如果你们打算刷一波声望,那就把粮食无偿捐给百姓,如果你们不打算刷声望,那就留着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粮食有价无市,多准备一点总不会错。
在甄宓的建议下,甄家把粮食捐给了老百姓。
从此以后,甄宓才子的名声就渐渐传播开来,后来,甄宓成了袁绍的儿媳妇。可好日子没过多久,袁绍就被曹操给杀了。
率先进入的曹丕,让甄宓成了他的正妻。甄宓还能成为曹丕的正妻,这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
这一切并不仅仅是因为甄宓的美貌,曹操家族虽然好人妻,可并不是一看到美丽女子就走不动道的人。甄宓之所以能成为曹丕的正妻,还是因为她的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吸引了曹丕。
这个时候的曹丕,和甄宓可以算得上是情投意合,羡煞旁人。
说不清的感情纠葛
曹丕和甄宓之间的感情,并没有走到终点,最后,甄宓被曹丕给赐死了。
对于甄宓被赐死的原因,有的人认为,是因为曹操、曹丕、曹植三个人同时喜欢上了甄宓。
于是,甄宓成了一个乱家之源,曹丕对于自己的原配夫人居然做了这样的事情,感到非常愤怒,最后就把她赐死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曹植和甄宓确实有很多相似的特质,这些特质让曹植和甄宓相互欣赏,可相互欣赏和有私情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生活毕竟不是电视剧,曹植因为自己的文学才华被曹操看重,早就已经让身为兄长的曹丕忌惮不已。这个时候曹植要是还敢公然觊觎甄宓,那就是在自找死路。
有人说,曹植写了《洛神赋》,这里面的洛神就是指甄宓。其实洛神可以指任何美女,不一定是特指甄宓。
曹植平时就喜欢写一些文学作品,如果曹植有脑子,不会在这个时候流露出对甄宓的喜欢。
曹操就更不要说了,他就算感叹甄宓的美色,也绝对不可能对甄宓有任何想法,他又不是唐玄宗,不要自己的名声。
这样看来,所谓的“一女乱三曹”有点言过其实。即便曹操和曹植两个人对甄宓的美貌感到惊叹,他们也不可能有什么实际上的动作。还完全不至于就乱了曹操的江山。
至于甄宓,他最多把曹植视作灵魂伴侣,或者在她有所选择的时候,会先选择曹植。既然嫁给曹丕已经成了既定事实,甄宓也不会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作为一个才女,甄宓是有自己的骄傲的。
甄宓为什么会死
既然排除了甄宓和曹操以及曹植有不正当关系的可能,那么最终决定甄宓生死的就只剩下曹丕一人。
有人觉得,会不会是有人对甄宓二婚还能嫁得这么好感到嫉妒,巴不得把她倒霉,日积月累,才最终导致甄宓死亡。
其实,除了汉献帝、光绪帝那样的傀儡皇帝以外,基本上所有能够真正执掌大权的皇帝,如果拼尽全力护一个女人,那肯定是护得住的;相反,如果帝王想要处置一个女人,那无论那个女人做得多好,他总是能找到借口的。
最典型的是汉武帝的三任皇后。当初卫子夫宠冠六宫,甚至汉武帝还特别为她的儿子刘据写了一首诗。后来,因为治国策略上的不同,再加上卫子夫色衰爱弛,武帝处死了她的家人,甚至连襁褓婴儿都不打算放过。
那么,究竟是什么才让甄宓失去了曹丕的心呢?
甄宓经常替曹丕的那些兄弟们说话。对于曹丕而言,他的那些兄弟都是皇位的竞争者,对于他们,曹丕一点感情都没有。
尤其是曹植,那可是差点夺走他地位的存在,甄宓老是替他说话,曹丕自然恼火不已。这就像雍正的后宫里有人天天替八阿哥和十四阿哥说话一样,真的是会让皇帝很恼火。
值得一提的是,在曹丕登基称帝之后,他的皇后就已经不是甄宓了,甄宓只得了一个很低的夫人封号。这一举动释放出明确的政治信号。众人闻弦音而知雅意,自然也就对甄宓冷嘲热讽。
为什么甄宓的地位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因为曹丕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在少年的时候,都会向往一场极致的爱情,赞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感叹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到真正长大了,却又开始希望找一个门当户对,可以和自己一起分担的人做自己的伴侣。
曹丕也不例外,他对配偶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一开始,他震惊于甄宓的美貌,欣赏他她的才华,认为她是自己合适的伴侣。可到了后来,曹植和其他兄弟给曹丕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不再需要气质出众的美貌女子,他需要一朵解语花,一个女诸葛。
甄宓显然是不会做这些的。她对于局势有基本的判断,可要论起谋略,她还差得太远。更加糟糕的是她可能也不屑于做这种事情。
在甄宓看来,如想要什么东西就堂堂正正地去争取,阴谋诡计在甄宓看来都是不好的。
所以甄宓不但不能够帮助曹丕在夺位之战当中取得胜利,反而可能在曹丕有见不得光的计谋的时候,对他进行冷嘲热讽,这毫无疑问是让曹丕无法忍受的。
于是甄宓的替代者出现了,他是一个叫做郭女王的女子,她的具体出身目前暂不可考,可以确认的是她是一个出生于平民之家的女子。
和美貌大方、温柔贤惠的甄宓不同,郭女王的一生最看重的都是生存之道。在郭女王看来,为了生存之道是可以抛弃自己的道德的,也就是说,她认为使用一些计谋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当曹丕为了争夺世子之位的事情烦恼的时候,郭女王总能给予适当的建议。在郭女王的衬托下,更显得甄宓是住在天宫的仙子,对曹丕毫无帮助。最后,曹丕随便找个理由,就把甄宓给赐死。
其实,曹魏政权在皇后的人选问题上,是犯了很大的错误的。
曹魏政权的皇后,大多数出身贫寒,这导致她们缺少贵族之女都拥有的教育,这让她们在教育子嗣方面做得很糟糕,这也是曹魏政权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丽的女子在古代大多命运坎坷,甄宓也是如此,这位貌若天仙的女子最终没能获得善终。
这并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她的丈夫已经变了,可甄宓没有变,她一直都是那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