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志》曰:有具粱、解粱、辽东赤粱,魏武帝以为粥。
《魏武四时食制》曰: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魏武四时食制》曰:,一名黄鱼,大数百斤,骨软可食,出较恤犍为。
《魏武四时食制》曰:蒸鲇。
《魏武四时食制》曰: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量蕊,谓之鲸鲵。次有如屋者,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其须长一丈,广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为矛矜。
《魏武四时食制》曰:海牛鱼皮、生毛可以饰物,出扬州。
《魏武四时食制》曰:望鱼侧如刀,可以刈草,出豫章明都泽。
《魏武四时食制》曰:萧拆鱼,海之乾鱼也。
《魏武四时食制》曰:鱼,黑色,大如百斤猪,黄肥,不可食。数枚相随,一浮一沉。一名敷。常见首。出淮及五湖。
《魏武四时食制》曰:蕃逾鱼,如鳖,大如箕,甲上边有髯,无头,口在腹下,尾长数尺,有节,有毒螫人。
《魏武四时食制》曰:发鱼,带发如妇人,白肥,无鳞,出滇池。
《魏武四时食制》曰:蒲鱼,其鳞如粥,出郫县。
《魏武四时食制》曰:疏齿鱼,味如猪鱼,出东海。
《魏武四时食制》曰:班鱼,头中有石如珠,出北海。 一年四季都在吃鱼的曹操,还喜欢吃辽东赤梁作的粥。 曹丕曾经夸赞过洛阳旁的新城稻“上风炊之,五里闻香。”主食方面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粟为主。麦饭也是当时的主食之一。一般百姓家很难食米。 粥一般是度荒时的主要食品,有白粥,粟粥,麦粥,豆粥等。 胡饼由汉时传入中原,汉灵帝就很喜欢吃。其他还有汤饼等。北魏时期崔浩的食经可以基本判断南北朝时期中国人民已经初步掌握发酵技术。还有号称诸葛亮发明的馒头,汤圆前身牢丸等。副食以韭菜,芹菜,荠菜,藕等等为主,烹饪方法有炙、炮、煎、炸、煮、烧等方法,已逐渐出现腌制肉制品的方法。 酒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饮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正是对此最好的诠释,另外魏晋时期,茶的流传范围扩大,也是从药物转向一般饮品的阶段 当时种植的水果有葡萄,甘蔗,林檎,梨,杏、龙眼等,除了食用鲜果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制成蜜饯,还能制成果粉冲泡成粉末状饮料 普遍食量下限为每日三-四升,上限为酒米各五升,猪羊各一斤,一般家庭主要的饮食一般是素食。士族高门十分讲究饮食的烹制,曹丕甚至将其列为评判家世高下的标准之一。 以上参考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另附当时物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