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当兵,比奴隶还惨?揭秘军旅生活的黑暗真相!
你以为当兵是个体面的职业?在三国时期,那简直就是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想象一下,你不仅没工资,还随时可能被当成炮灰送上战场。
这哪里是军人,分明就是行走的移动靶!
三国时期的招兵方式,简直是一场荒诞的人才"选拔"大会。第一种方式是招兵,说白了就是用钱收买人心。但问题是,这群"忠诚"的士兵动不动就哗变。
曹操在扬州招兵的经历绝对堪称经典:刚发完钱,士兵们立马开始闹事,曹操当场砍了几十个人才逃出生天。这哪里是招兵,分明是在玩俄罗斯轮盘!
私人武装成为另一个招兵渠道,基本上就是土豪、地主和大佬们的私人保镖队。想想看,赵云最初就是部曲,说白了就是拿钱卖命的职业军人。这个时代的"猎头"可真是无处不在,只不过猎的是敢拼命的汉子。
魏延就是典型代表,靠着一身本事从部曲爬到了正式军队,在刘备眼里甚至比赵云还牛。
招募流民简直是三国时期最荒诞的招兵手段。饥饿的流民,要么被忽悠"跟我混吃混喝",要么直接被强制征兵。袁谭在青州招兵的套路堪称教科书级别:忽悠不成就直接抓壮丁。
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能打仗就不错了,更多时候是靠后方大刀队威胁,谁敢逃跑直接砍谁!
曹操为了解决军队纪律问题,整出了一套"军户"制度,简直是变相人质政策。把士兵全家老小集中管理,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为国家卖命。那些娶不起媳妇、年老体弱的,直接被扔进军屯,沦为国家佃户。
他们平时种地,打仗时拎把锄头就上战场,生活条件甚至不如现代监狱犯人!
军粮供应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一天两顿稀饭糊糊,偶尔加点菜叶子,肉?那是奢侈品!
行军打仗哪有时间伺候你们吃四菜一汤?相比北方游牧民族动不动就喝奶吃肉,汉唐将士纯粹是靠一口气在拼命!
外族兵是另一个有趣的招兵渠道,战斗力爆表但管理困难。董卓就是这方面的行家,靠个人魅力招揽胡羌西凉兵,但他一死,这支部队立马烟消云散。
至于南中那些彪悍的少数民族?诸葛亮再聪明也不敢轻易招募。且不说他们打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算肯跟你走,你敢保证他们半路不会把你脑袋换成赏金吗?
三国时期当兵就是一场豪赌:赌命、赌运气、赌能不能活着回家。那些被历史美化的军人形象,不过是饥饿、绝望底层民众的另一种活法。想当英雄?
先活下去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