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主题文旅
大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
长安城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帮助中心
意见反馈
会员条款
联系客服
登陆
注册
搜索
热搜:
角色
价格
活动
文章
帖子
品牌
用户
客服咨询电话
18262654321
首页
穿越回唐朝长安城
服务
攻略
穿越指南
选角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
视频
圆梦剧场,量身定制
圆梦
每个人都有一个明星梦
品牌
论坛
互动交流论坛
唐朝婚礼/订婚
唐朝宫廷宴会
皇后封后/寿诞
明星梦工场
御赐状元及第
西游欢乐城
三国千古情
大唐浴乐园
武侠梦工场
大宋嘉年华
西游欢乐城|亲历西游欢乐旅程
›
品牌
›
梦工场(穿越主题文旅)
›
大宋风雅录
›
没有秦桧,岳飞也要死吗
大宋风雅录
穿越回宋朝王府玩一天
共有
20
个话题
收藏本版
新建帖子
本版聚焦
全站热门讨论
收藏本版
大宋风雅录
今日发帖:0
讨论: 20
本版相关讨论
热门路线
0
0
收藏
QQ好友和群
QQ空间
转播
分享
淘贴
分享
返回列表
没有秦桧,岳飞也要死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培哲文旅
2025-1-19 10:19:04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问题,明末著名史学界、思想家王夫之曾有过专门论述。
第一,王夫之认为,即使没有秦桧,以岳飞的性格,赵构和文官体系也不可能完全信任岳飞,很难免祸
在《宋论》高宗第12篇中,船山认为,岳飞遇害,本人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武将赢得非军事声誉,有三种途径。第一,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甚至主动嘘寒问暖,民众会赞不绝口。第二,虽身为武将,但文质彬彬,和士大夫交往表现得很谦逊,甚而诗酒唱和,读书人自然倍加推崇。第三,积极参与朝廷关于国家大事的讨论,坚持正义,声援君子,反对小人,在官僚中就能收获口碑。
王夫之认为:“岳侯(对岳飞的尊称)之死,天下后世胥为扼腕,而称道之弗绝者,良由是也。”历史上被冤杀的武将很多,军事奇才韩信死得也很冤枉。为什么大家对岳飞之死特别痛心,独独对他称颂备至?就是因为上述三方面岳飞都做得非常好,声誉卓著。韩信不过是能打仗——也许比岳飞还强,但缺乏岳飞拥有的伟岸形象。
接着船山笔锋一转,说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 :“唯然,而君子惜之。”唯其如此,有识之士替他惋惜。正因为表现近乎完美,岳飞“进无以效成劳于国,而退不自保其身”,进不能实现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夙愿,退不能避免冤死的厄运——“遇秦桧之奸而不免,即不遇秦桧之奸,而抑难乎其免矣”,碰到秦桧这样的奸臣,岳飞倒下了,但即便没有秦桧,恐怕也不会有好结果。
下面船山用了1200字加以解释。他先引用《周易》:“安其身而后动,定其交而后求。”办大事,不能急躁。得先赢得周围人的谅解和信任,否则一定会有人使绊子,结果不仅是个人遭遇挫折乃至不幸牺牲——仁人志士不惮为国捐躯,而是危亡中的国家失去了被拯救的机会。尤其武将统率千军万马,握着枪杆子,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立大功的机会多,遭暗算的概率也大,保护好自己,争取他人的支持,更不容易。
接下来王夫之专门讨论武将的难处。靠血缘坐上龙椅的皇帝往往不具备雄才大略,能力比不上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将军。心知肚明的皇帝自然会担心,会猜疑,怕控制不了将军们。而一位手下聚集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将军,屡战屡胜,敌人闻风丧胆,天下人自然顶礼膜拜,忘了将军上面还有天子。这种情况下,这位将军丝毫没有警惕,又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品质,体恤老百姓,尊重读书人,礼贤下士,于是庙堂与江湖众口一词,竞相称赞。
将军还没有醒悟,羡慕读书人的儒雅,生活中处处向文人看齐,并借诗文咏叹被压抑的豪情壮志,身后自然聚拢了一批浮躁的粉丝,争先恐后用笔墨吹捧将军,为他鸣不平。流风所及,街头巷尾也出现了种种民谣,传颂将军的爱国情怀,为他壮志未酬感到悲伤。这能不让平庸的君主和他身边的小人为之侧目吗?
“如是而能使身安以效于国者,未之有也!”像这样子,想要保护好自己,从而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是不可能的。
和岳飞更有可比性的,是郭子仪——安史之乱后挽救李唐的第一功臣。在王夫之看来,郭子仪虽是不折不扣的一介武夫,却是有大智慧的仁者。他清楚李泌、崔佑甫是贤相,但并没有和他们结交,以成“君子之好”;他同样清楚宰相元载、宦官鱼朝恩是奸邪,但也没有加以揭发,不招惹他们。
郭子仪功劳太大,受到了唐王朝的猜忌。他的兵权被夺,取而代之的是曾经的副手李光弼。李氏风格和郭子仪迥异,执掌军政后郭氏立下的规矩往往被废弃,但郭子仪很淡定,并没有发挥影响力,背地和李光弼较劲。另一个唐廷特意提拔以制约郭子仪(还有李光弼)的,是他曾经的下属仆固怀恩,对此郭氏也没有任何不满表现,甚至主动让位于昔日部曲。
削夺兵权三年后,一度因军情紧急,郭子仪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复出机会,很快又因为受猜疑被罢。他依然安之若素。不久,吐蕃大军攻入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郭氏临危受命,收拾散兵游勇,再次挽救了唐王朝。船山称颂道:
以废斥之余,一旦跃起,而卒拯吐蕃之难。以是动,而动罔不利也 ;以是求,而求无不得也。
有了以上一番正反两面的剖析,接下来船山才进入正题,具体讨论岳飞的处境。
赵宋家法,素来以猜忌武将著称。宋高宗更是亲身经历过身边武将的叛乱,一度被囚禁,被迫让位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他对武将的态度可想而知。皇帝如此,宰相呢?秦桧独掌朝纲前的张浚,虽是正人君子,但气量窄,疑心重。而和岳飞共事的武将,同样名列中兴四大将的张俊、刘光世都曾是他的上司,资格老得多,无法接受岳飞和他们平起平坐,耿耿于怀。至于阴险的秦桧,就不用提了。总之,南宋政权的重要人物,理解、支持岳飞的寥寥无几。
一个武将,出色地履行了本该由宰相、谏官、馆阁(皇家专门培养的文学侍从)和地方长官(就关爱百姓而言)履行的职责,集一众文官的优点于一身。他的魅力,让士兵倾倒,让民众倾倒,让文人墨客、清流名宿倾倒。但这只会让皇上对他更为猜疑、忌惮。他卓尔不群,立身极正,却毫无必要地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岳飞的生命,不只属于他个人,船山称之为“社稷之身”,这是个关系到国家安危、普天下千千万万人的极其宝贵的生命。真正的智者,能屈能伸——屈,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天下。
岳飞遇害时,才39岁。王夫之感到极度惋惜,甚至为此设想了一个美好结局:如果他能像郭子仪那样,收敛锋芒,“知难勇退”,不和秦桧争一日之长短,完全可以等到老贼的死。秦氏死后六年,那位写下“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大金君主完颜亮,悍然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兵临长江。这时的岳飞,一定会像郭子仪那样,成为高宗君臣心目中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迎来施展宏图的良机。完颜亮南下,后院起火,堂兄弟完颜雍在辽阳自立为帝。趁女真内乱之机,岳飞不难收复黄河以南的宋朝故土。即便不能一举将金人逐出中原,还我大好河山,至少南宋政权不会像实际发生的那样,苟延残喘,直至被蒙元吞没。
最后,船山的结论是:
故君子深惜岳侯失安身定交之道,而尤致恨于誉岳侯者之适以杀岳侯也。悠悠之歌诵,毒于谤讪,可畏矣夫!知畏之,则所以弭之者,亦必有其道矣。
第二,王夫之认为,退一万步说,即使没有秦桧,赵构全力支持,岳飞顶多收付中原(还是金人主动放弃的),灭金根本不现实:
尽南宋之力,充岳侯之志,益之以韩、刘锜、二吴,可以复汴京、收陕右乎?曰,可也。由是而渡河以进,得则复石晋所割之地,驱女直于塞外;不得,亦据三关,东有沧瀛,西有太原,仍北宋之故宇乎?曰,不能也。凡得失之数,度之于彼,必察其情;度之于此,必审其势;非但其力之强弱也。情有所必争,力虽弱,未可夺也,强者勿论已;势有所不便,力虽强,未可恃也,弱者勿论已。
以河南、陕右言之:女直之初起也,积怨于契丹而求泄,既胜以还,亦思夺其所有之燕、云而止。及得燕而俯视河朔,得云而下窥汾、晋,皆伸臂而可收也,遂有吞并关南之志。乃起海上,卷朔漠,南掩燕南,直数千里,斗绝而难于遥制,故乘虚袭取三河、两镇,而所欲已厌矣。汴、雒、关、陕,宋不能守,势可坐拥神皋,而去之若惊,不欲自有,以授之叛臣,则中原之土非其必争之地,明矣。朱仙一败,卷甲思奔,非但其力之不足也,情不属也。而宋自收群盗以后,诸帅愤盈,东西夹进,东清淮、泗,略梁、宋,有席卷之机;西扼秦、凤,指长安,有建瓴之势;岳侯从中而锐进,交相辅而不虑其孤,走兀术,收京阙,画河以守新复之疆,沛然无不足者,故可必也。
以河北、燕南言之:女直自败盟而后,力未能得,而胁割于众,以其为燕之外护也,以其为刍粮金帛之所取给也,以其士马之可抚有而弥强也。郭药师一启戎心,而女直垂涎以歆其利,久矣为必争之地矣。军虽屡折,而宿将未凋,余威尚振。使宋渡河而北,则悉率海上之枭,决死以相枝拒,河阻其归,敌摧其进,求军之不覆没者,十不得一也。宋之诸将,位相亚,权相埒,力相等,功亦相次。岳侯以少年崛起而不任为元戎者,以张俊之故为主将,从中而沮之也。韩、刘、二吴,抑岂折节而安受其指麾?则雁行以进,麋骇而奔,功不任受,咎亦无归。故五国合从之师衅于函关,山东讨卓之兵阻于兖、豫,九节度北伐之军溃于河南,其不如刘裕孤军直进,擒姚泓、俘慕容超者,合离定于内,而成败券于外,未有爽焉者也。乃欲合我不戢,撄彼必争,当百战之骄虏,扼其吭而勿忧其反噬乎?若此,则虽高宗无疑畏之私,秦桧无腹心之蠹,张俊、刘光世无从旁之挠,且将忧为吴明彻淮北之续,退且河南之不保;而遥指黄龙,期饮策勋之爵,亦徒有此言,而必不能几幸者也。
没有秦桧
岳飞
也要死
2023年,美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分别占该年GDP的4.5%和2.9%,出口占比6%、9%,就业人数占比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